陈海标,1970年生人,机缘之下爱上普洱茶,从此成痴。他的脚步,几乎走遍澜沧江内江外所有古茶山,只为寻到不同枝头茶原料的毫厘差异。2006年,陈海标创立“斗记”普洱茶品牌,以地道口感征服普洱茶界,陈海标先生对普洱茶的的理解和珍爱,为制茶人之翘楚。
一个茶痴陈海标,十余年陈茶鉴道,谱写斗记传奇,开创斗记普洱茶以平衡、协调标签的美学典范。
什么是陈海标式的认真?
为保证原料品质,他隐居山间,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尝遍每个山头茶叶的味道,在毫厘差异间做出天壤之别的味觉鉴别;
为保证原料的纯度、净度及匀整度,他设置极为严苛的毛茶筛选条件,即使毛茶耗损率接近10%也在所不惜;
为使每一块茶饼在外形上趋于一致,他在采用人工古法石磨压制的基础上,增加了对饼型大小、厚薄、圆整程度进行检验的工序;
为保证后期转化效果,包装前还需进行严格的含水率检测;
甚至,他连包装也不放过,用了两年时间研究如何将包装茶饼的棉纸折到好看,自创出十八褶的棉纸包装法……
这样的做法,数不胜数,但每每谈到,他却淡然如水,他说:“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谈资,而是我作为一个爱茶人,自己对制茶的理解、对中国茶的敬畏罢了。”
斗记成立之初,恰遭遇普洱茶市场崩盘,面临一轮轮洗牌,陈海标处乱不惊,以地道的品质坚守一步步建立起行业口碑。在如此的低谷行情下,依然斥巨资建立起近40家斗记初制所,分布在各个古茶园。
初显身手之后,他并未急于加快斗记的步伐,而是从容不迫,对普洱茶制作工艺进行反复试验和数据记录,在选料、采摘、初制、拼配、储存等环节,形成斗记制茶标准。
为打造百年老号,斗记一直在努力。未来的道路中,无论何时何地,于标哥而言,用心做茶、做好茶,将是他的唯一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