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杰,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,师从建盏大师许家有老先生。坚持纯手工制器,以古代经典器形为蓝本,微调大小及口径比例等,以极具个人风格的制作方式,成器既有古风遗韵,又加强实用性且更符合现代品茗方式。

其作品《油滴梅瓶》已被南平市博物馆永久收藏,是一位80后新生代建盏匠人中的佼佼者。

年少初心,全情投入因为热爱

生长于建盏故乡,成山的古瓷残片就是他儿时的玩伴,自幼便与“建盏”积累了深厚感情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怀揣着对建盏的偏爱,2012年他拜许家有先生为师,决心全情投入,烧出有个性、有灵气的建盏作品。

善于备料,不积“腐料”无以行千里

手工拉坯前需做充足准备,陈腐泥料是关键。陈腐后泥料更具韧性,也能烧制出更丰满的釉色。

林杰所制产品的泥料,陈腐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。为此,他自建了一个大水池,每次淘洗之后,不断往里面添加、累积、陈腐,现在他所积累的泥料,足足够他使用好几年。

“数据”制盏,定质定量严苛标准

机械设计专业出身的林杰,制作时会结合机械工艺的定量定值标准,极尽缜密运算完成每件作品。

严格把控施釉环节,控制施釉浓度与上釉时间,保持每批釉厚一致;实践挑选“最佳窑位”,烧制时仅在“最佳窑位”放置泥坯;坚持手工烧制、精工慢做,一个月最多7窑,一窑至多20个杯盏……

理性思维和几近固执的坚持,短短几年时间,形成极具个人风格的制作方式,技术也已经接近纯熟,并在师傅许家有先生的帮助下,办起自己的工作室“守艺建盏”。

匠人诚意,改良只为“古器实用”

古今饮茶方式之巨变,作为承载茶之器的建盏,也必须做出“改变”。

林杰选择在保持建盏胎质与釉色灵魂的基础上,微调薄厚、大小,既具备古风遗韵,又加强了实用性。不断实践修改,加强釉面金属感和玻璃感,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。

林杰的匠心诚意,为他赢得了好口碑,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永久收藏,更吸引了央视经济频道关注,被作为当代建盏代表性的手艺传承人被录入。

无法辜负的匠心与技艺

大师 · 手制 | 建窑建盏·油滴盏

作品详情 现在购买

无法辜负的匠心与技艺

林杰手制建窑油滴盏【幽蓝】

作品详情 现在购买

无法辜负的匠心与技艺

建窑建盏·柿红釉窑变盏

作品详情 现在购买

返回手机版